自青島華仕達機器有限公司獨自研發出,可生產直徑2000mm真空定徑法直埋保溫管設備以來,因其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引進生產線的客戶都給予了點贊。此前,國內最大口徑只能做到1680mm,從1680mm到2000mm,雖然直徑僅僅增加了320 mm,但輸送效益卻可以提升30-40%。因此購買了華仕達生產線的客戶,都嘗到了甜頭。而萊蕪茂盛管業正是看中了這一競爭優勢,在馬年的最后幾天抓緊與華仕達簽訂了3條生產線合同。
用真空定徑法取代內充氣法來生產保溫管材,本身就是對保溫管生產線的重大革新,被業界公認為最值得推廣的生產技術。這是因為——內充氣、外冷卻定徑法生產技術,雖然設備相對比較便宜,但占地面積大;由于自動化程度低,因此需要人手多、效率卻不高;而且管材在生產過程中,極易出現管壁厚薄不勻,管材質量難以保證;每段管材都要進行一次充氣發泡,為此在封氣口必須二次加工,從而導致原材料浪費,更為嚴重的是封氣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管道容易出現在線爆裂的現象,極有可能危及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國內已有數十家企業出現員工傷亡。真空定徑法就不需要額外的封氣機,發泡時在封氣口處也不需要進行二次加工,一次即可成型,不會有安全隱患之慮;不僅管材尺寸的精確度可以掌控,而且原材料會沿定徑套內壁被壓得更加密實,通過設立管材內腔與壁面之間的壓差,使管材外表被吸附在定徑套內,達到外徑及壁厚均勻光滑;沒有浪費現象,極大地節約原材料,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真空定徑法和內充氣法相比,產能最高可達到1400Kg/小時,但消耗的能源卻更少,可以提高生產效率2-3倍,優勢十分明顯。更為可喜的是管道使用壽命也大大延長了,可達50年以上,比傳統的地溝敷設、架空敷設提高了4倍。施工時不需要砌筑龐大的地溝,只需將保溫管直接埋入地下,就可實現現場連接,減少工程開挖量50%以上,減少土建砌筑和混凝土量90%,大大縮短了工期,占地少、施工快,有利于環境保護。
到日前,已有蘭州、沈陽等大城市的管材生產廠家,引進了華仕達的Φ2000mm真空定徑法直埋保溫管生產線,通過實際施工檢測,并經去年冬季供暖的實踐檢驗,證明華仕達的設備實至名歸。而萊蕪茂盛管業,在陜西和甘肅的投標中,就遇到了需要特大口徑保溫管材的問題,而華仕達的Φ2000mm真空定徑法直埋保溫管生產線,讓他們的問題迎刃而解,順利圓滿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