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歐盟圍繞烏克蘭的地緣爭奪博弈正酣,同時在能源戰場也爭斗激烈,目前的爭奪焦點在于“南溪”天然氣管道的鋪設問題。歐盟能源專員厄廷格表示,在符合歐盟標準之前應中止“南溪”建設;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先后宣布暫停實施該項目;俄羅斯則堅持“南溪”按期建成并輸氣,普京更是在6月24日訪問“南溪”的終點奧地利,與奧簽署成立合資管道建設公司的協議,顯示俄推進“南溪”的決心。
歐盟叫停“南溪”管道建設
6月25日,歐盟能源專員厄廷格在歐盟能源政策圓桌會議期間說:“‘南溪’項目應在完全符合歐盟法律前暫停實施。”6月初厄廷格曾表示,歐盟不可能通過修建“南溪”天然氣管道的政治決定,直到俄羅斯承認烏克蘭政府。厄廷格早些時候還透露,歐盟委員會與俄羅斯就“南溪”管道是否符合歐盟法律的談判已經暫停,因為俄向世貿組織投訴了歐盟的“第三能源一攬子文件”。
在歐盟和美國的施壓下,保加利亞總理奧列沙斯基6月8日已下令暫停“南溪”管道的建設工作,以便與歐盟委員會進行磋商。塞爾維亞副總理兼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部長米哈伊洛維奇也于6月9日表示,由于鄰國保加利亞發表中止“南溪”管道建設的聲明,塞爾維亞不得不推遲該項目工作。
歐盟于2009年通過的“第三能源一攬子文件”,規定了能源縱向一體化企業在持有和管理能源運輸網絡的限制,禁止從事天然氣開采的公司成為地區天然氣管道的所有者,且該文件具有追溯力,即適用于該文件生效前歐盟各國與俄羅斯簽署的相關投資協議。這給“南溪”項目帶來了強大阻力。歐盟試圖以此分離天然氣銷售和運輸業務,削弱能源巨頭對市場的過度控制。
此前,就“第三能源一攬子文件”是否適用于“南溪”項目,俄羅斯與歐盟進行了多輪談判,俄希望歐盟賦予“南溪”戰略項目的地位。俄認為,俄已就“南溪”項目的陸上部分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匈牙利、希臘、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簽署了政府間協議,且這些協議的簽署時間是在“第三能源一攬子文件”生效之前。俄能源部長諾瓦克說:“‘第三能源一攬子文件’不應適用于這些政府間協議。”
普京訪奧打破歐盟統一封鎖
面對歐盟的停建威脅,俄羅斯一方面表態“南溪”管道將按期建成,另一方面積極做項目相關國家的工作。至少在能源方面,歐盟并不是鐵板一塊,比如奧地利和塞爾維亞等中東歐國家缺氣嚴重,“南溪”管道既可以保障這些國家的能源安全,又可為它們帶來豐厚的天然氣過境費。
6月24日,俄總統普京對奧地利進行了國事訪問。訪問期間,俄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米勒同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總裁羅斯簽署了“奧地利南溪”合資企業股東協議,確定了“南溪”管道奧地利段建設及今后運營的工作原則。協議中規定,兩家簽約公司將各持有合資企業50%的股份。
俄對外和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團主席盧基揚諾夫認為,普京訪奧的主要議題涉及“南溪”管道項目的命運,因為奧地利是“南溪”天然氣的最終接收國。盧基揚諾夫說,奧地利對項目能否如期建設非常關切,“奧地利的立場目前非常明確,他們將不屈服于來自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輿論的壓力。歐洲輿論主張凍結甚至關閉這個項目,奧地利的政治分量則足以協助該項目實施”。盧基揚諾夫認為,普京訪問奧地利再次證明,歐盟孤立俄羅斯的意圖沒有成功。
普京在5月下旬也曾表示,俄羅斯致力于落實“北溪”和“南溪”項目,如果歐盟阻礙“南溪”項目的落實,俄羅斯將考慮通過非歐盟國家鋪設天然氣管道的方案。
6月24日與奧地利總統菲舍爾會談后,普京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們(美國)是競爭者,這是很正常的。他們正竭盡全力破壞(‘南溪’)這一項目,就像數十年前一樣。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什么不尋常,這是正常的競爭。在這場競爭中還動用了政治手段。”有人認為,美國打算進軍歐洲能源市場以銷售頁巖氣。普京提醒說,俄羅斯供應的管道天然氣,無論如何都會比可能以液態形式供應歐洲的頁巖氣便宜。
歐洲議會議員、俄羅斯和歐盟能源委員會聯合主席科瓦奇認為,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決定暫停鋪設“南溪”管道,是美國干預歐俄關系的表現。各國議會聯盟匈牙利-俄羅斯友誼分部負責人沃納也指出,美國從本國利益出發,越來越多地對歐洲各國施加影響。他指出:“在歐洲議會中,我們打算以最緊密的方式與那些被稱為‘歐洲懷疑論者’的人合作。非常悲哀,美國在與歐洲合作時采用的是‘手動操縱’方式,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烏克蘭局勢。歐洲和歐洲議會今天所持的觀點并不是歐洲所需要的,而是美國所指使的。”
歐盟重拾“南部走廊”計劃受阻
歐盟已經吃夠了俄烏“斗氣”的苦頭,同時也對俄羅斯把天然氣作為地緣政治武器極為警惕。早在多年之前,歐盟為實施能源多元化戰略就推出了“南部走廊”和“納布科管道”計劃,希望將里海和中東的天然氣輸往中東歐,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但由于氣源一直無法保證,“納布科管道”遲遲無法落實。
烏克蘭危機的發生,迫使歐盟加速實施“南部走廊”計劃。近期,就實施“南部走廊”和“跨里海管道”計劃,歐盟駐阿塞拜疆大使馬爾德向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土耳其等相關國家不斷“打氣”。6月13日至15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到訪阿塞拜疆時,高調宣稱歐盟將加快實施“南部走廊”計劃,并稱對修建 “跨里海天然氣管道”有“信心”,期待得到土庫曼斯坦和伊朗的“補充氣源”。
但是,“南部走廊”和“跨里海管道”計劃,恐怕都難以跨過俄羅斯這道“坎”。由于阿塞拜疆預計2019年投產的“沙赫杰尼茲2期”氣田年產量只有160億立方米,每年只能向歐洲輸送100億立方米,這對歐洲只是杯水車薪。為解決“南部走廊”計劃氣源不足的窘境,歐盟將目光重新鎖定土庫曼斯坦,力圖修建“跨里海管道”。但俄羅斯和伊朗對修建“跨里海管道”持反對立場。俄強調,里海是封閉水域,屬于沿岸五國,在里海水域建設管道屬于關鍵性問題,須由五國協商決定。
奧地利OMV公司總裁洛伊斯認為,關于“南溪”管道的談判,應當加速而不是停頓。他表示,對于歐洲來說,尋找俄羅斯之外的天然氣供應商是不切實際的方案。
甚至連歐委會主席巴羅佐也表示,從美國進口解決不了歐盟的能源問題,他說:“不應幻想進口美國頁巖氣能夠解決我們的問題”。
歐盟叫停“南溪”管道建設
6月25日,歐盟能源專員厄廷格在歐盟能源政策圓桌會議期間說:“‘南溪’項目應在完全符合歐盟法律前暫停實施。”6月初厄廷格曾表示,歐盟不可能通過修建“南溪”天然氣管道的政治決定,直到俄羅斯承認烏克蘭政府。厄廷格早些時候還透露,歐盟委員會與俄羅斯就“南溪”管道是否符合歐盟法律的談判已經暫停,因為俄向世貿組織投訴了歐盟的“第三能源一攬子文件”。
在歐盟和美國的施壓下,保加利亞總理奧列沙斯基6月8日已下令暫停“南溪”管道的建設工作,以便與歐盟委員會進行磋商。塞爾維亞副總理兼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部長米哈伊洛維奇也于6月9日表示,由于鄰國保加利亞發表中止“南溪”管道建設的聲明,塞爾維亞不得不推遲該項目工作。
歐盟于2009年通過的“第三能源一攬子文件”,規定了能源縱向一體化企業在持有和管理能源運輸網絡的限制,禁止從事天然氣開采的公司成為地區天然氣管道的所有者,且該文件具有追溯力,即適用于該文件生效前歐盟各國與俄羅斯簽署的相關投資協議。這給“南溪”項目帶來了強大阻力。歐盟試圖以此分離天然氣銷售和運輸業務,削弱能源巨頭對市場的過度控制。
此前,就“第三能源一攬子文件”是否適用于“南溪”項目,俄羅斯與歐盟進行了多輪談判,俄希望歐盟賦予“南溪”戰略項目的地位。俄認為,俄已就“南溪”項目的陸上部分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匈牙利、希臘、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簽署了政府間協議,且這些協議的簽署時間是在“第三能源一攬子文件”生效之前。俄能源部長諾瓦克說:“‘第三能源一攬子文件’不應適用于這些政府間協議。”
普京訪奧打破歐盟統一封鎖
面對歐盟的停建威脅,俄羅斯一方面表態“南溪”管道將按期建成,另一方面積極做項目相關國家的工作。至少在能源方面,歐盟并不是鐵板一塊,比如奧地利和塞爾維亞等中東歐國家缺氣嚴重,“南溪”管道既可以保障這些國家的能源安全,又可為它們帶來豐厚的天然氣過境費。
6月24日,俄總統普京對奧地利進行了國事訪問。訪問期間,俄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米勒同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總裁羅斯簽署了“奧地利南溪”合資企業股東協議,確定了“南溪”管道奧地利段建設及今后運營的工作原則。協議中規定,兩家簽約公司將各持有合資企業50%的股份。
俄對外和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團主席盧基揚諾夫認為,普京訪奧的主要議題涉及“南溪”管道項目的命運,因為奧地利是“南溪”天然氣的最終接收國。盧基揚諾夫說,奧地利對項目能否如期建設非常關切,“奧地利的立場目前非常明確,他們將不屈服于來自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輿論的壓力。歐洲輿論主張凍結甚至關閉這個項目,奧地利的政治分量則足以協助該項目實施”。盧基揚諾夫認為,普京訪問奧地利再次證明,歐盟孤立俄羅斯的意圖沒有成功。
普京在5月下旬也曾表示,俄羅斯致力于落實“北溪”和“南溪”項目,如果歐盟阻礙“南溪”項目的落實,俄羅斯將考慮通過非歐盟國家鋪設天然氣管道的方案。
6月24日與奧地利總統菲舍爾會談后,普京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們(美國)是競爭者,這是很正常的。他們正竭盡全力破壞(‘南溪’)這一項目,就像數十年前一樣。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什么不尋常,這是正常的競爭。在這場競爭中還動用了政治手段。”有人認為,美國打算進軍歐洲能源市場以銷售頁巖氣。普京提醒說,俄羅斯供應的管道天然氣,無論如何都會比可能以液態形式供應歐洲的頁巖氣便宜。
歐洲議會議員、俄羅斯和歐盟能源委員會聯合主席科瓦奇認為,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決定暫停鋪設“南溪”管道,是美國干預歐俄關系的表現。各國議會聯盟匈牙利-俄羅斯友誼分部負責人沃納也指出,美國從本國利益出發,越來越多地對歐洲各國施加影響。他指出:“在歐洲議會中,我們打算以最緊密的方式與那些被稱為‘歐洲懷疑論者’的人合作。非常悲哀,美國在與歐洲合作時采用的是‘手動操縱’方式,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烏克蘭局勢。歐洲和歐洲議會今天所持的觀點并不是歐洲所需要的,而是美國所指使的。”
歐盟重拾“南部走廊”計劃受阻
歐盟已經吃夠了俄烏“斗氣”的苦頭,同時也對俄羅斯把天然氣作為地緣政治武器極為警惕。早在多年之前,歐盟為實施能源多元化戰略就推出了“南部走廊”和“納布科管道”計劃,希望將里海和中東的天然氣輸往中東歐,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但由于氣源一直無法保證,“納布科管道”遲遲無法落實。
烏克蘭危機的發生,迫使歐盟加速實施“南部走廊”計劃。近期,就實施“南部走廊”和“跨里海管道”計劃,歐盟駐阿塞拜疆大使馬爾德向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土耳其等相關國家不斷“打氣”。6月13日至15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到訪阿塞拜疆時,高調宣稱歐盟將加快實施“南部走廊”計劃,并稱對修建 “跨里海天然氣管道”有“信心”,期待得到土庫曼斯坦和伊朗的“補充氣源”。
但是,“南部走廊”和“跨里海管道”計劃,恐怕都難以跨過俄羅斯這道“坎”。由于阿塞拜疆預計2019年投產的“沙赫杰尼茲2期”氣田年產量只有160億立方米,每年只能向歐洲輸送100億立方米,這對歐洲只是杯水車薪。為解決“南部走廊”計劃氣源不足的窘境,歐盟將目光重新鎖定土庫曼斯坦,力圖修建“跨里海管道”。但俄羅斯和伊朗對修建“跨里海管道”持反對立場。俄強調,里海是封閉水域,屬于沿岸五國,在里海水域建設管道屬于關鍵性問題,須由五國協商決定。
奧地利OMV公司總裁洛伊斯認為,關于“南溪”管道的談判,應當加速而不是停頓。他表示,對于歐洲來說,尋找俄羅斯之外的天然氣供應商是不切實際的方案。
甚至連歐委會主席巴羅佐也表示,從美國進口解決不了歐盟的能源問題,他說:“不應幻想進口美國頁巖氣能夠解決我們的問題”。